2024年12月20日,学校小学英语教研组举办本学期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与提升专题系列教研之“大型赛课与视导课深度分析”会议。本次会议的核心议程包括回顾和深入剖析本组在本学期大型赛课和视导课中的教学实践,旨在提炼经验,并进一步推动教学实践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一、教研成果丰硕,教师风采尽显
本学期,英语教研组陈国群组长作为北京市唯一代表,参与了2024年全国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观摩示范暨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充分彰显了我校教师的卓越教学才能;史宇老师在北京市第四届“京教杯”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表现突出;牛映雪老师亦在北京市教育学会2024年学术论坛的创造教育分论坛上,成功展示了其研究课例。此外,全体英语组教师精心筹备的视导课也得到了西城教研员的入校指导,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我校英语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风采魅力,还为教师们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遇,最终赢得了教育界的广泛赞誉。
二、代表教师交流经验,传递智慧
陈老师在分享参加全国教学展示活动的感想时强调,教学中应特别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注重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并根据学生的学情精选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在实施教学设计时,并根据课堂动态调整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陈老师鼓励组内每位老师都应该持续学习,遵循基于理解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全面发展个人综合素养,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史宇老师就参加第四届京教杯进行了总结。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史老师结合教材内容选取了“为学校的小兔子设计新家”,该课程的设计符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点,实现了运用设计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的目标。在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运用英语查找资料、提出建议、构思方案、汇报产品,提升创新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牛映雪老师在科研月的课例将英语与科学学科融合,学生在单元学习中领略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神奇之处,通过语篇的学习对当代“四大发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选取孩子们体验最深的中国高铁进行讲解,激励孩子们从小形成科学探究精神,并指导学生参加西城区创意大赛,让孩子们的想法能在现实中得以呈现和表达,让创新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欧浦玲和韦莹莹老师总结了三和五英语视导课的情况,并分享了经验。在她们的分享中,创设真实的情境问题、代入和丰富学生真实的体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搭建结构的框架是关键词。同时她们也传递了教研员的指导建议,其中输入与输出的匹配和输入语料的选择给了在场老师们很大的启发。
三、深入探讨,共谋教学新篇章
在大家的交流分享之后,教师团队针对本届西城区金秋杯的优秀展示课课例进行了深入探讨。小组成员达成共识,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导向,深入研究各个年龄段学生在学习语言中的真实体验,挖掘语言材料的促学潜能,并重点研究以英语学科为核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法。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更加关注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的主题、内容、语言特征、语言适宜度等维度,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基于英语语言学习的学科本质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多元和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
撰稿人:陈国群 史宇